百度的17年产品史——突围、霸权、迷失、焦虑与变革
这背后,广为争议的“百度价值观”问题,也一再被提起。百度,也渐渐在人们眼中成为了“最不具有产品创新基因”的公司——毕竟,百度确实至少已经有5-6年没有诞生过一款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型产品了。 或许与此有关,百度在2017年初完成了其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COO陆奇入职,此前所有的副总裁、高级副总裁都向陆奇汇报,而陆奇则直线向李彦宏汇报。 在这样的背景下,到了2017年,百度手中的底牌,似乎也是我们能看到的最后一张牌,变成了上文提到的“人工智能”。 理论上讲,如果中国要有一家互联网公司能够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百度的确应该是最可能的对象——毕竟无论是技术还是数据方面的积累,都很少有人能比得过百度。 然而,人工智能虽然是大势所趋,但却仍然很难在短时间内直接给公司带来看得见摸的着的现实收益,对于身为一家上市公司,且股价已经长期止步不前的百度来说,无疑还是需要看一看短期产出和收益的。 在此背景下,结合百度现有的业务、数据等优势,“内容分发”看起来会是比“人工智能”更近,更容易带来现实产出和回报,也更容易受到资本市场认可的事情。 或许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李彦宏公开喊话“百度最核心的东西还是内容分发”这样的局面。 (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