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被搬上春晚的 VR 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我们将360度的呈现,改为180度,背后根据节目的形态,进行整体的包装。”郭瑞韬继续说到,“比如《清风》,我们在背后延续了他的整体舞蹈风格,还根据颜色、情绪进行一些元素的变化,这样观众的体验,就很棒了。”
![]()
VR后期截图 在熬了几个通宵之后,所有的成片,终于在26号之前,全部到位。 “原来高高在上的春晚,感觉上可望不可及,没想到,突然间,就在自己的身边了。”看着所有准备到位的片子,郭瑞韬感叹道。 2、他们的春晚 不过,春晚,仍然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存在。 春晚有着极其严格的审查制度,所有的节目,经一审二审三审,层层把控,才能最终被选送到国人的眼前。 苏航仍记得,第一天联排时,总共看了6个多小时,而最终春晚只有4个多小时。 大量的节目被毙掉,此外,几乎所有的节目都会重新调整。 26号到了,这是所有节目最终必过的一道坎。VR作品,也不例外。 苏航回忆当天,仍心有余悸。 包括主会场三个节目,上海风光片,节目花絮等在内的20多条片子,将进行最后的过审。 “春晚还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哪些话能说,不能说,说的对不对,那一定是审得很仔细得,不放过一丝一毫。”苏航说到。 从26号8点开始,一直到凌晨,结果还没有出来,苏航一直处在极度的焦虑中。 对于VR技术,以及内容的呈现,他是比较有自信的。但放到春晚上,他心里没底。 “春晚其实是个政治口的事,是不是符合整个国家宣传口的要求,是不是符合大众过年的口味,这个还真是有点把不准。”苏航继续。 与苏航一道焦急的,是所有的后期人员,齐刷刷守在后方,等待结果。 5个小时过去了。 27号凌晨一点,终于,结果出来了。 所有的片子,全部一次性通过,无需调整。春晚总导演、姜台长,以及评审会的领导成员,对片子的评价很高,称其是“一个将近99分的作品”。 得到喜讯的苏航,将消息第一时间发布到微信群,一时间,所有人才松了一口气。 一时间,红包乱飞。 第一道坎算是过去了,还有第二道坎——除夕之夜春晚的正式开播。 当晚,所有VR团队的人,一律从演播厅撤离,守在导播间。
![]()
VR直播间 兰亭数字联合创始人庄继顺,当晚也在导播间,帮着协调一些事务。 6点多到达导播间后,他便不停地在微信上查问、确认。 用他的话,“VR这么新的技术,又是第一次用在春晚,保不准出什么岔子。” 庄继顺最担心的是服务器出问题。“做过VR你才知道,这是需要多么大的服务器支持。” 再一个,三档VR视频节目背后的特效包装,需要实时叠加,“这个也是怕出问题的地儿”。 当晚幕后花絮属于实时直播,后台人潮拥挤,机子也随时有被推倒的危险。 事后,他告诉VR价值论,自高考后,还从没紧张成这样,一晚上竟用光了两个充电宝。 除夕夜晚上11点59分,他发了一条朋友圈,哭着为自己打个广告,“终于能说了,兰亭团队全力支持央视春晚VR,以央视春晚开启新征途。” 而在此之前,关于此次直播的所有信息,一律处于保密状态。 3、被认同的满足感 大年初一,郭瑞韬开始踏上返乡的路。 在记者接通他的电话时,他仍处于兴奋的状态。 “每天通宵,真的不觉得类,特别兴奋,整个人跟疯掉了一样,估计这两天会狂睡。”他说到。 提及此次春晚VR节目,他最难忘的还是刚刚拼接完《清风》,戴上 VR眼镜的那一刻。 (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