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5月饿了么获得大众点评8000万美元的投资后,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团队就增长至7000人,其中负责地推和配送员就超过6000人。而美团在地推上的实力也十分雄厚,很快就进军200多个城市,迅速将日订单做到了150万。
“那时候本地生活还不是一个特别大的market place,美团我们还有稍微大一点的股份,从当时的角度去看口碑肯定要支持支付那一仗,就是为支付服务的,很难单独变成其他平台。”
对本地生活的执念
中国O2O从十几年前的黄页信息展示开始发展,先后经历了团购大潮、外卖爆发等阶段。在这些阶段,线下的店铺被搬到线上,团购用低价培养了用户O2O消费的习惯,外卖则引爆了到家服务。
尽管参与了美团的A、B轮融资,但对于O2O与本地生活,作为线上巨头的阿里有着自己的执念。
2015年6月,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合作重启“口碑”品牌,双方初期注资60亿元成立合资公司,各占50%股权。新团队以蚂蚁金服为中心,由淘点点的业务团队与蚂蚁金服的线下业务团队构成,蚂蚁金服支付事业群产品运营部总经理范驰出任口碑CEO。在2016年阿里投资饿了么之后,口碑将外卖业务移交给饿了么,也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到店服务。
在扶持口碑的同时,阿里还试图不断加注外卖餐饮业务。
行业数据显示,在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线上电商占比仅有15%左右,85%的消费仍旧在线下。而在线下消费中,本地生活服务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其中餐饮消费则最为高频最为庞大。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仅餐饮消费的交易额就接近4万亿。
由于淘点点实验的失败,阿里的餐饮外卖业务迟迟难以突破,也需要一颗卡位的棋子。尤其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后,势头迅猛,而与美团关系恶化的阿里最终选择了饿了么。
2016年和2017年,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连续两轮投资饿了么,共计22.5亿美元。同时,饿了么还与阿里巴巴及蚂蚁金服还将在多项业务上进行深入合作:
一是手机淘宝、支付宝将与饿了么进行合作,支持饿了么为更多用户提供优质外卖服务;
二是口碑平台的外卖服务也将由饿了么提供运营支撑;
三是阿里巴巴与饿了么在云计算和地图服务领域亦会展开合作;
四是蚂蚁金服将与饿了么形成密切合作,饿了么平台的中小商户、众包配送服务商及个人,可获得蚂蚁金服提供的金融服务,而芝麻信用也将为饿了么提供深度服务。
(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