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离开的谷歌给中国互联网界留下了这些人
13|王晓峰 在职期间:2006-2009年谷歌中国 曾任职:谷歌中国广告系统华东渠道 现职位: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CEO ▲ 王晓峰2007年谷歌网络营销巡展演讲照片。 我在谷歌工作了近三年。谷歌给我留下的影响是,常常去思考做的事情有没有可能做到更好,实现10x的增长。 如果凡事只想着比别人好百分之十,不会产生本质的影响, 不会诞生伟大的产品。 这影响了我之后的工作习惯。 在Uber工作时,我们常请一些代言人来开车,我会想能不能用1/10的价格把这件事情做好,甚至能不能不花钱。你会慢慢地发现:那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最后都是可能的。当看到别人通常通过地推来获取新用户, 效率比较低, 我就想是否有其他方式来把效率提高10倍或者把成本降至地推的1/10。 所以才有了之后那么多影响较大的创新营销活动。 14|李思 工号:17475 在职期间:2006-2015年谷歌中国 曾任职:谷歌中国软件工程师 现职位:神州专车首席架构师 ▲ 李思。照片摄于2007年,背景是Google成立初期所用的廉价服务器,没有机箱,主板直接安装在机架上。 上班第一天,我就在公司邮件组里问了个现在想起来特别小白特别可笑的技术问题:Unix的时间戳是哪个时区的?结果不到20分钟,Rob Pike(Unix系统的最著名的开发者之一)竟然就回复了我的问题。他可是世界顶级的技术大神啊。直到现在,想起这件事儿还是让我觉得很惊喜。 九年的时间让谷歌已经在我的大脑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迹。比如,每当我想找一个文件却又找不到的时候,我就会下意识地在浏览器内输入“moma” (谷歌内部搜索工具的网址)。这个习惯,我花了将近半年时间才逐渐改变。 15|朱凯华 工号:173xx 在职期间:2006-2009年谷歌中国,2009-2013年谷歌美国 曾任职:谷歌主任软件工程师 现职位:百度首席架构师(T11) ▲ 朱凯华和安卓小人的合影。 谷歌中国的发展,一定程度像戴着镣铐跳舞,而且这副镣铐还不轻。谷歌中国的研发团队面临许多的限制,比如一些核心代码在中国是无法访问的。 在谷歌工作初期,我负责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用算法识别网站通过作弊手段在谷歌获得不应该的高排名与点击,第二是负责并行化机器学习算法的研究。作为第一份工作,谷歌对我的工作习惯、做事方式有很重要的影响,比如良好的编程习惯,对代码质量、算法效果的极致追求等。这些习惯在我离开谷歌之后依然起作用。 (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