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好了怎么拆伙,再开始创业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混沌研习社(ID: ) 文|混沌君 克臻 有句老话出处不详,却流传已久:别和兄弟做生意。否则,今天的兄弟,明天的仇。 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讲个故事。 X教授与万磁王 有两个年轻人,X教授与万磁王,他们都天赋异禀——生而与众不同。他们都志向远大——培养人才,发展教育。有如伯牙遇到子期,一见如故。 他们凑在一起开了一所寄宿学校——泽维尔天才青少年学校,接收有天分的孩子,因材施教。 因为两个创始人优秀的能力和独有的教学理念,学校一时间迅速发展壮大,培养了大量英才。学校也受到了政府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 好景不长。这两位年轻人发现,其实二人的经营理念并不相同:X教授想维护大众市场,万磁王却想走小众路线。两个人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最终大打一架,分道扬镳。 结果大家也知道的。万磁王挖走了学校一部分精锐人才出去单干,学校受到重创停休整顿之后,由X教授重整旗鼓、发扬光大。 但梁子也是结下了。从青年到老年,俩人一生相爱相杀,乐此不疲。 公司大了,琐碎的点都可能酿成矛盾 你可能会说,别随便拿部电影懵我。 你伸出右手摸摸左胸口,问问自己,现实中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合伙创业,大多始于惺惺相惜,却不一定都有happy ending。 最有名的新东方“三驾马车”,俞敏洪和王强、徐小平一起把新东方送进了纽约证券交易所,之后就各走各的路。 把时间向更早之前追溯,现如今的大佬王功权与冯仑、刘军、王启富、易小迪、潘石屹,早期也曾一起合作搞过创业,被称为“万通六君子”,到现在万通唯有冯仑。 中国的合伙人故事,往往是江湖义气,兄弟情义郑重开头,却不适应商海的冷漠与秩序,好结局兄弟照做、各有天地;差者伤筋动骨、绝情断义。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投资人也许看得更直观一点。 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朱啸虎发现:很多公司的失败,都是团队之间出了问题。一起创业的合伙人,很多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 “你对你的合伙人的性格到底了解多少,这很重要”,朱啸虎在混沌研习社的课堂上说,公司规模还小的时候,每个人都很谦虚——你股份多点,我股份少点,没问题;你做董事长,我做CEO,都可以。 但公司“大”了,就不是这样了。 朱啸虎举了个亲眼所见的例子:一个很成功的公司,有两个创始人,一个董事长,一个CEO,两人持股差两个百分点。公司小的时候,大家觉得无所谓。上市了,这个两个点,就差了几千万美金。争议就来了。 “我贡献比你大,凭什么我比你少两个点”;“我是CEO,凭什么省长来参观的时候,是你接待,我要站在后面”。这些繁琐的小点,在后期却都很容易出矛盾。 一旦人的心理出现这种矛盾,在工作当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龌龊的事情发生,很容易造成公司的失败。 “所以你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你的合伙人的性格是怎样的,能不能同患难而且共富贵”,朱啸虎强调:“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很多公司失败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