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黄金时代是说,MC天佑和朴树都值一套学区房
02 4 月底赵雷在演唱会上埋怨主办的事,引来不少同行的指责,有人说他矫情,有人说他忘恩负义,其实赵雷是浮躁了。 这两年出来冒出来的独立音乐人都挺浮躁的,本来原创是他们的武器,结果写了几年,创作力都有点跟不上了,而且都是同一时期出现的问题,这现象也挺值得研究的。 宋冬野前段时间发首单曲,正午对他的专访也放出来了,他说经历的事多了,不是就大家看到的那一件,比如“好长好长时间写不出歌”,至于原因,他说: “挣钱挣的。” 《董小姐》火了那段时间,宋冬野演出挺频繁的,倒不是一年十几场的巡演和大大小小的音乐节真累的让人难承受,怕还是突然成名世界都变了,人气被消费,精力被分散,想踏实下来很难。 前两天李志在自己巡演的纪录片里也说了一大堆话,中间夹杂着一句“没精力写歌了”,结果评论留言没人对这句话有反应,都是期待演出能到自己城市的,和喊着逼哥牛逼的。好在李志也清楚自己的粉丝是哪些人,要不也不会没事就在微博上普及三观。 好妹妹乐队这次多平台直播专辑制作过程,看着挺好玩的,但实际上是在自救。他们的创作灵感没了,这次是向前辈姚谦请教,得来用写信寻找创作动机的方法,那下次怎么办? 张小厚曾经对粉丝说,这种营销,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他们还得接着打下去,因为秦昊也说了,好妹妹回不到曾经能写出《一个人的北京》的时候了。 有一段时间,粉丝都不在乎原创音乐人的作品了,他们享受的是喜欢“独立”带来的身份认同感。那些买朴树数字专辑的人,买的是曾经的青春和怀念,买李志数字专辑的人,买的是自己与众不同的证明,买好妹妹数字专辑的人,买的是活动的参与感。 就是没人买音乐。 有些从业者也发现这个问题了,他们思来想去觉得人民的民义就是最大的意义,顺着就把音乐行业带向了粉丝经济,并且说音乐以后就是其他文化产品的附属品了。 (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