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亿砸MCN,2018年的微博还有哪些机会?
增强头部用户曝光 还是流量的重新分配? 作为社交平台,微博流量池的总量还在增加。 最新公布的月活用户数为3. 76 亿,较上一年新增活跃用户 7929 万,其中移动端占比达92%。 一方面是新用户的强势增长,另一方面,不断传来老用户的吐槽:微博,你可以不要再替我做选择了吗? 用户吐槽最近一次的大爆发,来自一些用户关于“阅读数下降”的投诉。过去几年,陆续有这样抱怨声,这一次,微博官方首次作出回应。 对于反馈“微博被限流,看不到发布的内容”的问题: 微博客服:
同时,微博称“正全力推进垂直化大战略”。一个简单的顺序改变,意味着巨大流量的重新分配。 我们知道,无论是微信公众号还是微博,只要是基于订阅关系的社交平台,流量的头部效应都很明显,大量中长尾内容创作者,只能是望尘莫及。 可预见的是,随着微博的热门流、视频流和独家推荐位等工具和产品的推出,微博头部用户的内容曝光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在这些头部用户里,来自MCN机构的占比还会逐步提升。这时候,赛道的选择要比付出的努力更重要。 想突围? 要么利用微博的流量工具(买流量),要么做垂直领域的精品内容(微博扶植),这几乎是成为摆在中长尾玩家面前唯二的选择。 短视频和内容付费 变现新利器? 短视频和直播领域的发力,被认为是微博“起死回生”,重回中文互联网舞台中央的重要因素。 短视频带来的流量价值毋庸置疑。不仅是短视频,近段时间“视频社交风口来了”的呼声此起彼伏。 快手、秒拍、美拍、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抖音……快速崛起,大量短视频KOL脱颖而出,短视频对用户时间的攫取,以每年25%左右的速度飙升。 就在上个月,时隔三年,腾讯在短视频领域的“独苗”微视悄然回归。 此外,百度强势推出“好看视频”; 360 的快视频团队喊出投入 100 亿打造所谓超短视频生态。 资金补贴、流量扶植和相互挖角……回归微博,从昨天公布的数据来看,对于这场短视频恶战是有备而来。
微博还在不断为头部用户提供视频内容创作工具和流量扶持。 除秒拍、一直播、小咖秀……今年 5 月微博推出新产品“微博故事”,位于客户端顶部,试图迎合年轻人。还有时长上限 30 分钟,立志于精品化和IP化的“酷燃”。 从十几秒、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多款产品差异互补,展现其在视频领域全体系推进的布局野心。 当然,还要商业化:视频贴片、翻版广告、视频角标等视频广告会陆续上线…… 另一个方面,是内容付费。 2017 年,微博内容付费收入达13. 3 亿元。去年,这个数字仅为4. 7 亿元。 此前,微博的内容付费主要是依靠打赏和付费文章。今年微博在内容付费领域展开了新的尝试,包括去年底上线的付费问答,以及今年 11 月上线的V+会员。 不过要通过专属会员来获得收入,门槛还是很高的,目前来看玩家主要集中在两个群体:明星和在垂直领域有影响力的KOL。 视频创作需要一定的技术门槛,而内容付费同样需要认知和影响力作为支撑,对于普通的内容生产者而言,这能否成为变现新利器,依然有待观望。 不过,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内容创业的进化在悄然推进。 无论是补贴MCN、扶植垂直领域的优质内容,或是“强社交关系”和“强算法逻辑”,平台对优质内容的需求永远不会变。 从做流量到做粉丝,再到真正构建IP,建立起自己的内容品牌,这可能是摆在所有内容创业者面前唯一的选择。 这是最难的路,但也可能是最好的。 (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