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IoT,腾讯不着急
“腾讯连连背后的开发平台(IoT Explorer)本身有足够低的开发门槛,包括通过IoT Explorer快速连接腾讯云的计算存储资源,我们在IoT Explorer中也已经对接了行业内超过30家头部主流通讯模组、芯片厂商,三到五天可以实现客户厂商设备上线。” 当然,这样的工作不只是腾讯在做。 建立物联网生态,汇聚产业链上下游厂商及品牌产品厂商,通过芯片、模组、方案、品牌产品组建起一直庞大的军团,以覆盖消费者日常生活中各类设备,从而解决互联互通问题。 这是包括阿里、华为、百度、小米在内的互联网大厂都在用的或开放、或封闭的生态打法。 腾讯在这方面有何优势? 腾讯云团队将优势总结为三点:开放性、易用性、多元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开放性。” 包括前文提到的互联网厂商都在向这三点发展,只是就当下而言,各家在以上三个特性中的能力略有差异。 腾讯真正的优势仍在于社交平台入口带来的超级流量和运营能力对产业链上下游厂商及品牌厂商的吸引,由此而来或将形成的良性循环带来的增速和规模。 同样作为社交领域的成功产品,腾讯是否会基于腾讯连连在QQ上建立IoT入口?
“腾讯接下来会以QQ、微信、企业微信输出腾讯连连的能力。”站在发布会的演讲台上,周佳鑫也再次剧透。 十年IoT,腾讯不着急 2019年,经过“930架构调整”由划归全新事业群CSIG的腾讯云主导,在一年时间内迅速在IoT这一赛道以近乎每月一款核心产品的频率进行了“全栈IoT产品和服务”部署。 然而,对于一家崛起于互联网时代,又经历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洗礼的巨头企业,腾讯的步子迈得似乎慢了些: 2017年,物联网入口之争,腾讯未砸钱; 2018年,物联网平台之战,腾讯未参与; 2019年,当AIoT已成了友商的企业战略时,腾讯更想解决的是“连接的问题”。 十年IoT,腾讯似乎并不着急,又似乎另有野心。 就在2019年进入最后的倒计时时,在腾讯云IoT生态峰会上,腾讯首次公开物联网战略时的两句话似乎给出了这一问题的答案: “消费物联网已经发展有十年,我们认为接下来十年是产业互联网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腾讯连连是打通消费物联网和产业物联网的桥梁。” “我们要做全链路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者。”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