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D到底该怎么写?更全面的文档范例来了
包括名词解释、统一异常处理、列表默认数据规则等。
3. 项目背景每个产品,都有一套价值模型。以信贷产品为例,针对用户的价值指标有放款额、审批时长、是否上征信等;针对后台业务人员,有审批时效、通过率、放款率、坏账率等指标;针对老板,有投资回报比、员工成本、净利润等价值指标,每一个需求,应该都是围绕某个价值指标展开。 背景从现状、方案、目标3方面描述。
通过项目背景的描述,可以让项目参与者感受到自己的工作价值。 4. 项目范围项目范围对应搭框架部分,将功能结构图在此处罗列; 5. 业务流程业务流程对应定流程部分,将核心业务流程、子系统业务流程在此处罗列; 6. 功能需求这个部分在PRD中占比最大,搭框架部分,已经将产品功能点全部梳理出来了,这部分就是对功能点进行逐一描述。 功能是从系统的角度来看,我们还要考虑用户角度,所有我们采用用户+功能的方式来描述需求,这就是用例。完整用例名称一定是动宾结构,如添加文章、删除文章、修改文章、查看文章列表。 一个完整的用例包含:
1)描述 功能的简要描述。 2)前置条件 要操作此功能,需要具备什么角色、权限或状态。 3)后置条件 执行完这个用例后,关联的数据会有什么变化,页面怎么跳转。 4)界面 每个界面都可以拆分成多个元素,如表单、文本、链接、图片等; 表单的每个元素要描述是否可为空、是否有初始内容、是否默认选中、是否有字数限制等,还有对应的错误提示; 文本要考虑最大显示长度,超过怎么处理; 链接一定要指定点击后跳转到哪个页面; 图片要考虑显示的比例,如果未加载出来该显示什么; 还要考虑界面的内容是写死还是通过后台配置; 界面元素: 5)业务流程 当用户完成输入并提交时,后端应该做什么校验,不同输入该怎么处理,不同结果该返回什么值,最好通过业务流程图+文字来描述,确保逻辑完整。 示例: 文字版: 6)异常和分支流程 异常流程如网络错误、接口返回异常、服务器内部错误等; 以登录为例,分支流程包括找回密码、密码登录等,分支流程非必须,简单的分支流程可以直接通过主流程体现,具体可以视情况按照一定颗粒度进行拆分。 7)数据字典 这个用例涉及哪些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字典描述,这一步非必须,最终表结构也不一定就是这样,只是给开发一个参考。有技术背景的产品,也可以做得更细。以注册功能涉及的用户表为例: 产品经理一定要懂基本的数据库知识,程序=数据结构+算法。用户使用产品时,本质上是在和数据进行交互,只是在用户和数据之间,加了一些列算法。 7. 非功能需求数据需求。常见的就是数据埋点,产品经理需要梳理出埋点事件表,告知开发,让开发在编码过程中进行埋点。 监控需求。需要监控某个接口或某些服务,当出现异常时,可以发送报警信息至相关人员。 性能需求。需要支撑多大的并发,运维人员可以提前准备部署方案。 06 最后一定要用正确的思路去写PRD,更要想清楚PRD所呈现方案的价值。方向不对,努力白费。记住,找准问题比解决方案更重要。
作者:刀哥;公众号:刀哥说。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