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对抗网络不和谐,他们做起了线上“居委会大妈”
帖子的展示形式分成两类,一类是基本款展示,有点类似于微博最简单的瀑布流: 另一类是多功能展示,增加了发帖时间、参与者及头像、主题等内容: 小探猜测这是Imzy还在做A/B测试,未来应该会选择其中之一作为默认展示形式。 app主菜单中的第二项是个人社区管理。可以直观的看到自己是多少个社区的成员,可以修改自己的兴趣选择(注册的时候一般会选得比较草率,可以登录后慢慢打造属于自己的社区环境和信息流),以及看到每个兴趣下有什么社区可以加入。 社区推荐可以参考三个指标:活跃度、最新上线和最早上线(社区)。 个人社区管理的宗旨就是我的社区我做主,请用我喜欢的内容淹没我! app主菜单中的第三项,也就是下边栏正中心的“+”触键,是用户发帖专用,在发帖前,用户需要首先选择发在什么社区: 并选择发什么形式的帖子: 小探个人认为在发帖上,让用户先选择社区与发帖类型会形成心理壁垒,一定程度上降低发帖频次(仅个人意见,未经测试)。当然,一如Imzy创始团队一再强调的:Imzy要打造的是社区文化,并非个人平台,因此,让用户先“走进”(选择)社区再发言的使用流程,与Imzy的使命还是非常吻合的。小探我的第一反应可能与还未对某个社区形成强烈归属感有关。 (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