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花LIFE建立线下体验店,还要成为鲜花界的“无印良品”
据荷兰Flora Holland 2015 年的调研报告显示,2015 年中国花卉市场体量为415 亿元,鲜切花年消费总量可达300 亿枝的规模。但当前中国的鲜花行业高度分散,即便是线上有几千家鲜花网店,线下有近20 万家实体花店,也依然没有形成一定的品控管理及品牌概念。 而目前国内市场,礼品鲜花消费仍占主流地位,比如前两天刚刚过去的情人节,听花LIFE的销量达到30 万左右,玫瑰的销量达到高峰。而在其它日子里,鲜花消费则是可有可无。对于在园林花卉行业摸爬滚打了近20 年的裴小军来讲,他觉得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流的缺陷导致鲜花供需两端信息不对等:
而对用户而言,对品牌的认知度不高,忠诚度较低,传统的鲜花店体验感较差,也无法满足定制化的需求,高端品牌又溢价过高,不适合日常购买。 “产品急需标准化运作,对品质进行有效管控,从源头解决问题。”裴小军解释道,就像无印良品那样。 从销售端介入,回归源头把控品质 就在“互联网+鲜花”、“每周一束花”等鲜花电商玩的火热的时候,裴小军却把焦点放在了线下:
“只有从销售端解决问题,将花田的鲜花直接卖到用户手上,减少中间流程。才能有效控制花的品质。”裴小军在云南呆了很多年,深谙鲜花种植采购处理问题,一般来讲,采摘下的80%的鲜花,都没有进行正规的杀菌消毒,降温保护等措施,而是简单处理后便拿到花店进行售卖。 其次便是鲜花的物流问题,由于通过第三方配送,很难保证时效及保鲜程度。而其多级经销商的传统销售模式,也导致损耗率居高不下,平均损耗率高达30%-50%。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听花LIFE在云南建了几个采购处理工厂,对鲜花进行规范化杀菌、降温处理,从源头来保证鲜花的品质。并在杭州、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建立中央仓库,进行仓储分配,然后利用顺丰及城市闪送服务,极大缩短了配送时间,降低耗损。据了解,听花LIFE的鲜花耗损控制在20%左右。 而线上SKU种类不过20 个左右,但为了更有针对性,裴小军表示未来会将SKU精简到10 个左右,客单价在200 以内。“鲜花这个行业需要各种工种的人进行团队协作,光靠线上肯定不行。” 拍摄鲜花纪录片 让更多人了解种植等流程 对于多年深耕在花卉行业的裴小军而言,拍摄纪录片不仅能让更多的人对鲜花品类有一个直观的认知,真正了解这个行业,还可以有效培育用户。 据创业邦(微信:ichuangyebang)了解,目前世界人均盆花和鲜切花年消费额约 20 美元,而我国人均消费水平仅 0.50 美元;在欧美发达国家,日常鲜花市场的占比一般都达到40%~60%,而中国目前大约只占5%。 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迈入2.0 时代,全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收入水平、消费能力都在不断提升,同时中产阶级大量涌现,带动消费理念的进一步优化,鲜花消费逐年升温。鲜花更是追求生活品质的象征,而个人消费端的增长量超过50%。 (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