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滴滴顺风车首日:部分车主被禁止接单 乘客不愿全程录音
有多位乘客向腾讯新闻《潜望》表示,在选择是否开启全程录音功能时,皆选择了“未开启”。在他们看来,更多是出于个人隐私的考虑,通过软件窃取个人信息的现象也层出不穷。同时,录音功能更多是便于事后权责明确,并不能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本身。 滴滴:回归顺风车本质全力守护出行安全 滴滴顺风车在23日上线的主要城市有北京、武汉、佛山、南昌与长沙等5个城市。加之11月20日以来在哈尔滨、太原、常州、沈阳、南通等5个城市开始试运行,滴滴顺风车目前已在全国的10个城市开始试运行。 23日,滴滴顺风车页面显示了顺风车下线的449天内所做的改变:18个版本330项功能优化,30万条用户建议,目的是”回归顺风车本质,全力守护出行安全“。较下线之前的顺风车产品,滴滴顺风车在安全准入、安全功能、隐私保护、信用体系与交易流程等5个阶段进行改进与完善。 以安全准入阶段为例,改进的功能包括车主注册条件、车主三证验真(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证件视频校验防作弊、车主人脸识别、车主综合评审(是否有暴力犯罪、吸毒等背景)、乘客人脸识别、乘客实名认证、接入失信人名单、未成年人不能独自乘车、新用户注册安全考试等。 滴滴官方曾表示,自2019年7月18日公布整改方案以来,滴滴陆续通过上线公众评议会、召开用户恳谈会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征集意见。同时,在对车主、乘客与网友的建议与意见经过综合评估后,对产品方案不断优化迭代,并邀请专家评审、报送交通运输相关部门。 目前,滴滴顺风车正在邀请更多顺风车用户加入“用户共建计划”,为顺风车提出改进建议。手机尾号0712的车主提出,车主在到达乘客起点时,仍需进行人脸识别的设计太繁琐,滴滴顺风车产品经理屈也笑、霍印虎称,“为了提升顺风车的安全性,我们加强了人脸验证功能。有时会带来一些不便,我们会将这个功能做得更好,以期能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还可以较为简单的使用。” 纷繁复杂的程序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对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但也同时降低了客户的用户体验度。滴滴总裁柳青曾表示,“滴滴在做一款最难的顺风车产品,虽然它占滴滴的体量并不大。即使把它做成最难的产品,也不一定能解决100%的问题。” (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