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潜规则一:作弊与反作弊
互联网作弊是什么?互联网作弊是一种很普遍的行为,就拿我们最熟悉的来说,有电商和O2O的刷单刷信誉行为、广告作弊等,具体分类如下图: 广告作弊与反作弊1.背景:互联网广告成为主流 (1)数字营销(互联网广告)分两类:
(2)投放方式:CPA、CPC、CPM每千人成本、CPP每购买成本等 2.现象:数据作弊 2016年上半年, AdMaster推出的《广告反欺诈白皮书》显示:2016上半年,AdMaster的广告反欺诈监测系统平均每天识别出高达 28% 的虚假流量。的确,中国的数字营销生态环境也正遭受着虚假流量的侵蚀。 3.作弊类型
4.如何鉴别广告作弊 (1)初级作弊辨别:发现数据异常点。例如:
(2)中级作弊辨别:真人点击和机器模拟点击。例如:
——作者:岂安科技;出处:艾媒网(3)转化作弊辨别。例如:
以上整理自:http://www.gupowang.com/app/187.html,作者:姑婆; 5.如何反作弊? 目的:无限压缩作弊行为在正常商业行为中的比例,而非绝对根除。 最好的实现方法在于让作弊成本剧增。 思路:砌墙(不断的加限制条件);拆台(使作弊行为的获利大幅度减少)
SEO反作弊——以百度为例1.搜索引擎优化——SEO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站内优化比如网站结构调整、内容建设、代码优化等,以及站外优化比如网站站外推广、品牌建设等,使网站满足搜索引擎收录排名需求,在搜索引擎中提高关键词排名,从而吸引精准用户进入网站,获得免费流量,产生直接销售或品牌推广。 2.百度怎么反作弊?
电商反作弊——以淘宝为例淘宝搜索反作弊系统不仅监控卖家行为,同时也监控买家行为,并且通过对买家ID的行为监控可倒推反证卖家作弊。而且,该算法还可以作为推荐算法使用。反作弊手段大致划分为以下3种:信任传播模型、不信任传播模型和异常发现模型。 (以下来源于淘宝搜索技术内参,由薄言整理http://www.tao-sou.com/809.html) 1.信任传播模型在海量的宝贝网页数据中,通过一定手段,筛选出绝不会作弊的店铺、宝贝和ID(即白名单)。算法以这些白名单内的页面作为出发点,赋予白名单内的页面节点较高的信任度分值,其他宝贝、买家、卖家是否作弊,要根据其和白名单内节点店铺或宝贝的成交关系来确定。白名单内节点通过成交关系将信任度分值向外扩散传播,如果某个节点最后得到的信任度分值低于这一阀值,那么该宝贝网页、买家或卖家则会被认为是有作弊嫌疑。 2.不信任传播模型从大的技术框架上来讲,其和信任传播模型是相似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初始的页面子集合不是值得信任的店铺或宝贝页面节点,而是确认存在作弊行为的页面或ID集合(即黑名单)。赋予黑名单内页面节点不信任分值,通过成交关系将这种不信任关系传播出去,如果最后页面节点的不信任分值大于设定的阀值,则会被认为是作弊网页或有作弊嫌疑。 3.异常发现模型先找到一些作弊或非作弊的集合,分析出其绝对特征有哪些,然后利用这些特征来识别作弊行为。具体来说,一种是直接从作弊行为包含的独特特征来构建算法;另一种是通过统计等手段分析正常的店铺、宝贝和ID应该具备哪些特征,如果不具备则被认为是作弊。这几种都是通过分析行为之间、物品之间的相似度或区别度,故也可以用来用于用户的个性化推荐,比如我们常见的“猜你喜欢”、“向你推荐”等。这是我了解的最有趣的一点。 作者:小乔,产品小白一枚。微信公众号:乱入花间花绿叶(qiaomaihexiaoqiao) 注:相关网站建设技巧阅读请移步到建站教程频道。 (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