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S文件系统安装指南
1、添加MFS组和用户: [root@MFS_Master_246 ~]# groupadd mfs [root@MFS_Master_246 ~]# useradd -s /sbin/nologin -g mfs -M mfs 2、下载软件包并解压安装: [root@MFS_Master_246 dl]# wget http://ncu.dl.sourceforge.net/project/moosefs/moosefs/1.6.15/mfs-1.6.15.tar.gz [root@MFS_Master_246 dl]# tar zxvf mfs-1.6.15.tar.gz [root@MFS_Master_246 dl]# cd mfs-1.6.15 [root@MFS_Master_246 mfs-1.6.15]#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mfs --with-default-user=mfs --with-default-group=mfs [root@MFS_Master_246 mfs-1.6.15]# make [root@MFS_Master_246 mfs-1.6.15]# make install 成功安装master后,系统会在/usr/local/mfs/etc 目录自动生成样例配置文件,这些样例配置文件是以.dist后缀命名,这里将借用这些样例文件作为MooseFS主控服务器的目标配置文件: [root@MFS_Master_246 mfs-1.6.15]# cd /usr/local/mfs/etc/ [root@MFS_Master_246 etc]# cp mfsmaster.cfg.dist mfsmaster.cfg [root@MFS_Master_246 etc]# cp mfsmetalogger.cfg.dist mfsmetalogger.cfg [root@MFS_Master_246 etc]# cp mfsexports.cfg.dist mfsexports.cfg 要更改这些配置文件中的某些项目的值,则需要打开特定配置文件相关文本行前的注释,然后修改跟随其后的值。因为被注释掉的行,即是MooseFS内置的缺省值。 Mfsmaster.cfg配置文件包含主控服务器master相关的设置,在这里我们暂时不打算对其进行修改。 mfsexports.cfg配置文件指定那些客户端主机可以远程挂接MooseFS文件系统,以及授予挂接客户端什么样的访问权限。例如,我们指定只有192.168.1.X网段的主机可以以读写模式访问MooseFS的整个共享结构资源(/)。在配置文件mfsexports.cfg文件的第一行,先取消注释,然后把星号(*)改成10.10.11.0/8,以便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文本行: 10.10.11.0/8 / rw,alldirs,maproot=0 二进制文件metadata和文本文件changelog将被保存在目录 /usr/local/mfs/var/mfs 注:MooseFS master运行以后,metadata.mfs文件大小将发生变化,肯定不是空文件。 修改主机名和修改/etc/hosts文件,以绑定主机名mfsmaster与IP地址10.10.11.246: [root@MFS_Master_246 mfs]# hostname mfsmaster #修改主机名后要重新连接终端才会显示新的主机名 10.10.11.246 mfsmaster #修改/etc/hosts 文件 启动master服务:[root@mfsmaster ~]# /usr/local/mfs/sbin/mfsmaster start 在生产环境中,我们应当设置自动启动脚本,以便操作系统重新启动时,MooseFS master也能自动运行,为了监控MooseFS当前运行状态,我们可以运行CGI监控服务,这样就可以用浏览器查看整个MooseFS的运行情况: [root@mfsmaster bin]# /usr/local/mfs/sbin/mfscgiserv 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10.10.11.246:9425 就能看到master的运行情况,效果如下图所示: (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