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简易http server程序
套接字地址结构的作用是为了将ip地址和端口号传递到socket函数,写成结构体的方式是为了抽象。当作为一个参数传递进任何套接字函数时,套接字地址结构总是以引用方式传递。然而,协议族有很多,因此以这样的指针作为参数之一的任何套接字函数必须处理来自所有支持的任何协议族的套接字地址结构。使用
这就要求,对这些函数的任何调用都必须要将指向特定于协议的套接字地址结构的指针进行强制类型转换,变成某个通用套接字地址结构的指针。例如:
对于所有socket函数而言,sockaddr的唯一用途就是对指向特定协议的套接字地址结构的指针执行强制类型转换,指向要绑定给sockfd的协议地址。 bind函数将套接字地址结构绑定到套接字
绑定了socket之后,就可以使用该socket开始监听请求了。 listen函数将sockfd从未连接的套接字转换成一个被动套接字,指示内核应接受指向该套接字的连接请求。
listen函数会将套接字从CLOSED状态转换到LISTEN状态,第二个参数规定内核应该为相应套接字排队的最大连接个数。 关于backlog参数,内核为任何一个给定的监听套接字维护两个队列:
两个队列之和不超过backlog的大小。 listen完成之后,socket就处于LISTEN状态,此时的socket调用accept函数就可以接受客户端发来的请求了。 accept函数
int accept(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 *cliaddr, socklen_t *addrlen); 用于从已完成连接队列头返回下一个已完成连接,如果已完成连接队列为空,那么进程就会被阻塞。因此调用了accept函数之后,进程就会被阻塞,直到有新的请求到来。 第一个参数sockfd是客户端的套接字描述符,第二个是客户端的套接字地址结构,第三个是套接字地址结构的长度。 如果accept成功,那么返回值是由内核自动生成的全新描述符,代表所返回的客户端的TCP连接。 对于accept函数,第一个参数称为监听套接字描述符,返回值称为已连接套接字。服务器仅创建监听套接字,它一直存在。已连接套接字由服务器进程接受的客户连接创建,当服务器完成某个连接的响应后,相应的已连接套接字就被关闭了。 accept函数返回时,会返回套接字描述符或出错指示的整数,以及引用参数中的套接字地址和该地址的大小。如果对返回值不感兴趣,可以把两个引用参数设为空。 accept之后,一个TCP连接就建立起来了,接着,服务器就接受客户端的请求信息,然后做出响应。 recv和send函数
ssize_t recv(int sockfd, void *buff, size_t nbytes, int flags);
ssize_t send(int sockfd, const void *buff, size_t nbytes, int flags); 分别用于从客户端读取信息和发送信息到客户端。在此不做过多的解释。 套接字地址结构大小和值-结果参数可以看到,在bind函数和accept函数里面,都有一个套接字地址结构长度的参数,区别在于一个是值形式,另一个是引用形式。套接字地址结构的传递方式取决于该结构的传递方向:是从进程到内核,还是从内核到进程。 1、从进程到内核:bind、connect、sendto。 2、从内核到进程: HTTP响应报文发送响应给客户端时,发送的报文要遵循HTTP协议,HTTP的响应报文格式如下:
第一行status-line,状态栏,格式: 一个HTTP响应报文例子:
最后close函数关闭套接字,时刻保持关闭文件描述符是一个很好的编程习惯。 总结虽然很多东西看起来很简单,但只有自己真正动手做一遍,才发现其中的简单,之后才能说这些基础是最简单的。要更好和更深入地理解系统的知识,你必须重新一点一点地重新构建一次。 (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