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借助VR重逢逝去爱女,这一幕感动了韩国全网
然而,张智成坦言,仅仅是以这种方式让女儿乃妍"重现"就已经让她非常满足了,她十分清楚,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只是VR技术带来的虚拟体验,这也是她自我治愈的一种方式。同时,她也希望更多失去至亲的人,可以通过这项技术获得心灵的安慰。 "我知道是虚拟的,可还是想多见乃妍一次。以后我会保持对乃妍的爱,而不是活在痛苦回忆里,让自己更难过。"张智成说。
张智成在电视采访中 尽管充满争议,但像张智成一样,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正选择运用数字技术"重现"亲人生前的音容笑貌。 今年1月,国内一位失独母亲李杨也曾找到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希望能将她逝去的女儿做成虚拟形象,以与她语音互动。 据报道,当时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告诉李杨,即使将女儿的声音做成可以与她互动的人工智能,这也终究是"虚拟"的,机器学习无法在有限的影音片段中做到百分百还原,当输入的语言超过人工智能可以理解的范围时,它给到的反馈只能是随机的回答。
李杨向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求助 尽管如此,李杨依然决定继续这一尝试,这样,女儿的语音、生前的回忆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珍藏"在自己身边,再也不会随着时间而消逝。与韩国母亲张智成一样,在李杨看来,就像是有了一种陪伴和纪念,这也是"自我治愈"的方式。 在这两位母亲之前,美国一位78岁的小说家安德鲁·卡普兰希望将自己做成在数据云端"永生"的数字人类,他的后代可以与他的"数字化身"互动,给他们讲述自己的人生感悟和故事,以这样的方式永远陪伴亲人。 可以想象,在未来,人们通过VR和AI等技术来"留住"逝去亲人的尝试还会继续发生。的确,生活总是要向前看的,而非始终沉浸在过去,但当我们一遍遍重现生者与逝者的共同回忆,除了带来哀伤,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检视和思考,进而发掘出更多的人生意义呢? 借助技术的力量,阅尽曾经、收藏过去,而这最终的目的,是让我们明白,自己何以活在当下,何以创造未来。 (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