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是扁平的,人类探测器为何不垂直发射?
发布时间:2023-07-28 09:00:19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网络
导读: 首先八大行星之外还有柯伊伯带,在这里有着大量的小星体和矮行星,冥王星被除名大行星队列之后被理解为矮行星,位于柯伊伯带。科伊伯带的整体外形也接近于扁平状,本质原因还是距离太阳
首先八大行星之外还有柯伊伯带,在这里有着大量的小星体和矮行星,冥王星被除名大行星队列之后被理解为矮行星,位于柯伊伯带。科伊伯带的整体外形也接近于扁平状,本质原因还是距离太阳有点近。在更外的一圈就属于假想中的奥尔特云了,在这里存在着大量的长周期彗星,外边缘的半径大约是1光年,因此太阳系可以看成是直径2光年的一个球状系统,而并不是扁平的。 而人类发射探测器之所以不垂直于向上或者下飞,大体上有几点原因: 1.首先探测器探测目标是什么? 任何国家都一样发射一艘探测器消耗数亿资金,不能就为了看看“烟花”而已吧?例如上个世纪七十年代NASA发射的旅行者号姐妹,它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探测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及其它们的卫星。那么垂直向上飞是探测什么? 旅行者号姐妹在探测任务结束后不受控撞击也不返回,而是向着太阳系外飞行,目前旅行者一号已经飞行42年距离我们220亿公里。 2.其次要想探测器要想飞出太阳系,无论怎么飞都要受到太阳引力 即使是向上飞行依然避免不了要受到太阳的引力不可抗拒的作用,必须飞行要不断的超过第三宇宙速度才可以逃离太阳的引力作用的束缚。那么意味着在飞行的过程中需要时刻进行加速,消耗大量的燃料。并非是燃料消耗不起,主要是带不了那么多的燃料。 而在黄道面上飞行实际上是跟加节省燃料的,只有在变轨的时候才会用到自身的燃料,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惯性运动。其次由于外层这几颗大行星的存在,探测器每次绕其运动再离开都是一次加速过程,这就是引力弹弓效应。 综上所述,探测器垂直上下飞是“既费力又不讨好”的飞行方式,因此任何国家都不会这样设计探测器的飞行轨道,并且也几乎是难以完成这样的轨道。然而,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却做到了。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在火星表面进行了飞行测试。 (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