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2018年10大安全项目详解
【项目目标客户】该项目旨在让攻击者更难访问特权账户,并让安全团队监测到异常访问的行为。最低限度,CISO们应该要求对所有管理员实施强制多因素认证,建议同时也对承包商等外部第三方的访问实施强制多因素认证。 【项目建议】先对高价值、高风险的系统实施PAM,监控对其的访问行为。 PAM工具为组织的关键资产提供安全的特权访问,以符合对特权账号及其访问的监控管理合规需求。PAM通常具备以下功能:
很显然,虽然国内谈PAM很少,但实际上早已大量运用,其实就对应我们国内常说的堡垒机。 Gartner将PAM工具分为两类:PASM(特权账户和会话管理)和PEDM(权限提升与委派管理)。如下图所示: 显然,PASM一般对应那个堡垒机逻辑网关,实现单点登录,集中的访问授权与控制,设备系统密码代管、会话管理、对操作的审计(录像)。 PEDM则主要通过分散的Agent来实现访问授权与控制,以及操作过滤和审计。国内的堡垒机一般都没有采用这种技术模式。 Gartner分析未来PAM的技术发展趋势包括:
Gartner列出了评价PAM的几个关键衡量指标:
在Gartner的2018年IAM技术Hype Cycle中,PAM处于早期主流阶段,正在向成熟的平原迈进。 国内堡垒机已经发展好多年了,本人早些年也负责过这块业务。国外PAM也趋于成熟,Gartner估计2016年全球PAM市场达到了9亿美元,市场并购也比较频繁。Gartner对中国的PAM市场了解甚少,没有什么研究,这里我也建议国内的堡垒机领导厂商可以主动联系Gartner,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的PAM市场。 2. 符合CARTA方法论的弱点管理项目 【项目目标客户】基于CARTA方法论,该项目能够很好地处理漏洞管理问题,并有助于显著降低潜在风险。在补丁管理流程中断,以及IT运维的速度赶不上漏洞增长的速度时,可以考虑该项目。你无法打上每个补丁,但你可以通过风险优先级管理显著降低风险。 【项目建议】要求你的虚拟助手/虚拟机供应商提供该能力(如果客户已经上云/虚拟化的话),并考虑使用风险缓解措施,譬如上防火墙、IPS、WAF等等。 注意,弱点管理不是弱点评估。弱点评估对应我们熟知的弱点扫描工具,包括系统漏扫、web漏扫、配置核查、代码扫描等。而弱点管理是在弱点评估工具之上,收集这些工具所产生的各类弱点数据,进行集中整理分析,并辅以情境数据(譬如资产、威胁、情报等),进行风险评估,并帮助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弱点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平台。记住,弱点管理是平台,而弱点扫描是工具。 另外,Vulnerability Management我一直称作“弱点管理”,而不是“漏洞管理”,是因为弱点包括漏洞,还包括弱配置!如果你认为Vulnerability应该叫做漏洞,那也没关系,但不要把弱配置落掉。 那么,什么叫做基于CARTA的弱点管理呢?熟悉CARTA就能明白,本质上CARTA就是以风险为核心一套安全方法论。因此,基于CARTA的弱点管理等价于基于风险的弱点管理。基于风险的管理是一个不断迭代提升的过程,包括弱点发现、弱点优先级排序、弱点补偿控制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作为排名第二位的项目,Gartner建议尽快启动,尽早降低组织面临的风险。 Gartner对基于CARTA方法论的VM的衡量指标包括:
(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