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深陷舆论大漩涡:隐私问题涉及数十亿智能手机用户
Google 的诸多广告都严重依赖于它对用户位置信息的获取。在 Google 旗下的广告工具 AdWords 中,就具备地理位置定位功能,能够让广告主选择要展示广告的地址位置。 而 2017 年互联网女皇 Mary Meeker 也在她的互联网趋势报告中宣称,Google 的广告商业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比如说,加入地理位置以及时间技术,为不同地域的用户,分时间段推送相应广告,新模式的启动使 Google 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市值涨到 6790 亿美元。她总结 Google 新广告盈利公式为:正确的“广告”@ 正确的地点 | 时间,用户类型输入(文字)= Google 大业务。 (图片来自腾讯科技) 实际上,在那份报告中,基于地理位置的广告被提到较高的位置,而且不仅仅是 Google,包括 Uber、Snap 等公司都采用了这一技术,它们通过广告的精准投放,不仅仅方便了用户,也让自己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当然,对于 Google 而言,广告业务永远是它的营收增长的关键业务。根据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统计的数据,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的广告营收占比常年超过 80%,可以称得上是绝对主体;尽管 Alphabet 也在积极拓展 Google Cloud 云服务、Google Play 和硬件业务,但毫无疑问,广告业务是不容有失的。 Google 这次惹了大麻烦美联社对于 Google 上述问题的报道,已经在美国舆论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考虑到隐私权在美国社会中的角色,以及此前 Facebook 的巨大隐私丑闻,Google 这次所面临的舆论冲击将会更大;尤其是在 Google 对全球最大的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 操作系统——有绝对掌控权的情况下,人们更有理由对这位巨头在用户隐私权方面的作为有所忧虑。 更重要的是,Google 的做法可能会牵涉到法律问题。来自美国电子隐私信息中心(Electronic Privacy Information Center)的 Alan Butler 认为,这件事听起来就像是一个典型的不公平欺骗的商业案例,而 FTC 应该立即介入调查。 截至到发稿,还没有相关政府监管部门针对此事发表声明,但对于 Google 来说,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恐怕会迎来不少不眠之夜。 【编辑推荐】
点赞 0 (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