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总在不断刷屏的“咪蒙”?
1. 2周前,我遇到件有趣的事儿。有人跑来问了我一个问题—— “老黄,你觉得做内容的底线应该在哪里?” 我听得一时有点懵逼, 我问:“啥意思?” 那个人迟疑了下,说:“额,我想想。这样,我换个问法吧,你怎么看’咪蒙’这种号?” 我一时哑然。当然,最后我还是问答了他。具体我是怎么答的,本文结尾将会揭晓。 2. 昨天,咪蒙又火了。 这一次,当然又是因为她的文章。她写了篇叫做《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的文章,又一次刷爆了朋友圈。 可能很多人已经看过这篇文章了,简单说,这篇文章的大意是——
如果说,上面的第1点还算为大众所接受的话,后面3点,则是争议无数。尤其是,当咪蒙只是告诉你,你特么活该,你特么就应该从打杂干起,你特么有本事拿牛逼业绩来说话,然而她又没有告诉你具体如何才能牛逼的情况下。 于是,不出意料,在今天下午,我又被各种撕逼咪蒙的文章又刷了一遍。 其实一直以来,“咪蒙”都是个自媒体圈内有趣且有争论的对象。一方面,很多人对她趋之若鹜,对她篇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微信文章阅读量艳羡不已,奉其为偶像;另一方面,也有无数人对她反感不已,觉得她“三观不正”,“毒鸡汤”屡出。数下来,圈子里面骂过咪蒙的号,似乎至少也有大几十个了。 所以,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和评价咪蒙? 3. 老实说,我看咪蒙不太多,所以我特地随意翻了下她的一些文章。 然后,在不长的时间里,我还真的找到了一些有点意思的东西。比如说,她在2015年12月16日发过一篇文章,叫《作为老板,今天我又哭着下班了》。 在这篇文章里,她写到了各种她与公司员工愉快相处不分彼此公司如个大家庭的故事,其中她提到——
额,今天这篇不是还在讲老板的时间值钱不应该去做拿外卖这种杂事,新人接受老板指使理所应当,以及职场绝对不是温暖的大家庭么?怎么感觉两篇差距这么大? 然后,我又看到一篇文章,叫做《我就不要向这个操蛋的世界妥协》。这篇文章里,她写到——
嗯,再来看看昨天那篇《职场不相信眼泪》的原文——
看到这两段时,我总会在假想,假如咪蒙的那个实习生出于“我就不向这个操蛋的世界妥协”,“一辈子,总得为了点不是钱的东西活着”的理由,而要跳起来跟咪蒙老师撕逼的话,咪蒙老师会说些什么? 当然,除此以外,咪蒙老师还有很多经典的爆款文章,大都是鼓励新时代的独立女性不要为爱情伤神的文章,它们几乎每一篇都会输出某些特定的强烈情绪和观点——虽然有时候这些观点不见得是一致,也常常会招致其他人的反感的。 比如说——
当然,咪蒙老师还说过钱能伤到的感情都不是真感情; 还说过,姑娘你一无所有,你还作; 还说过爱是天时地利,但爱也不能迷信一见钟情,还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有趣; 还说过,姑娘啊你凭什么任性辞职,你怎么可以穷的心安理得? …… 4. 好了,我们还是回过头来聊内容吧。 我觉得,做内容,肯定是要追求影响力的,但在追求影响力的道路上,通常又有两种状态。 其一,是把你做的内容当作一种思考、表达和输出,同时也鼓励读者们一起进行思考和交流,试图通过很多自己真实的思考和观察来提供价值,并通过持续的价值输出来换得影响力; 其二,则是把内容当作某种一种手段和技巧,通过它来影响、调动甚至操控你的读者们的情绪、状态,甚至心智,通过一定程度上的操控读者们的情绪来获得影响力。 其实,很难讲哪一种更好——毕竟大家最后都是想要挣钱的,并且,一个挣不到钱的内容人,也很难真正有尊严。 但,我还是明显不喜欢后者。 逻辑倒是简单——我只是单纯觉得,如果一个人的情绪和状态都能够被别人像木偶似的操控着,我觉得还挺可怕,也挺可悲的。 如果那样,我觉得也许ta还不如去看每天晚上7点整的那则大众娱乐节目,毕竟,那档节目虽然套路,但并不会反复改变和调戏你那可怜的,不稳定的价值观,让你最终无所适从。 回归到开篇的问题——我怎么看“咪蒙”这种号? 我的答案是:“它的存在是合理的,也一定会有其受众。但很遗憾,我不喜欢它。” 5. 也正好,今晚我在一个朋友的公众号上看到这么一段话,我觉得送给咪蒙和那些撕咪蒙撕得无以复加不留余地的一些大号们都挺合适的—— “新媒体环境下,我们为了博得阅读量写了太多偏激的观点,而现实中却往往不是这样的,愿与大家共勉。” 本文作者黄有璨,三节课发起人,《运营之光》作者,微信公号“黄的世界”作者。如需转载,请联系三节课微信公众号(ID:sanjieke),并注明出处。 (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