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生活圈大战微信朋友圈之交互视觉点评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不写简介行不行啊:) 前几天支付宝提示更新9.2版本,点开一看,果然不出所料,增加了朋友圈功能,叫做“生活圈”。 虽然名字不相同,内容却一样。支付宝又向微信再靠近了一步,这对爱恨缠绵的CP终于要喊出那三个字:求合体! 产品的战略我不去揣测,作为一个美工,我来谈谈它的交互和视觉。 打开支付宝进入首页,呃...变化有点大...幸好我有所传闻提前做好了准备才没有摔倒。 顶部账单移至左上,右上新增三个图标,我想打败微信的终极秘密武器生活圈一定就在这里!以我敏锐的直觉判断,应该是第一个图标,点击进入...嗯?是通讯录!返回...嗯?是生活圈!不是返回到首页吗?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你就这样出现。 我实在无法理解首页增加通讯录入口的意义。即使是微信,用户也很少进入通讯录。给好友转账?不,首页有转账的icon入口;找基友聊天?不,Tab bar上的朋友入口才是常用的聊天列表。那么一定是加黑名单,上次借我5毛钱不还,不跟你做朋友了,哼! 所以我认为,首页右上的通讯录不但然并卵,而且增加用户的认知负担,导致对生活圈入口的记忆混乱。 如果将首页右上的通讯录去掉,我会对界面做一点点的减法: 吐槽完首页交互,再来看视觉,这次我加入与微信的对比: 生活圈(朋友圈)入口 抛开头部和底部,左边支付宝是聊天列表,所以列表较高,以满足信息排版的需要;右边微信是普通列表,和设置列表高度相同,目的是在一屏展示更多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两者的入口icon都是以相机镜头为元素,生活圈精致华丽像logo,与聊天列表能够协调;朋友圈简洁干净像icon,与其他列表风格保持一致。 Feeds流页面 创新一 现场直播 两者Feeds主页结构一致,都分为三部分:头部、banner(姑且叫做banner)、Feeds流。不同之处是左边支付宝增加现场直播功能,所有用户都能参与和互动。相比较微信朋友圈封闭的熟人社交,这也是支付宝生活圈的创新之一;而右边微信只是一张背景图,占去了非常大区域的黄金位置,略显单调。像是我裤子都脱了,你天天就给我看这个。 创新二 打赏红包 支付宝生活圈将社交元素执行地更加彻底,在现场界面中,在现场的用户可以发送视频或照片,不在场的用户对其打赏和评论,增加的打赏和弹幕功能,虽然都是老生常谈,但对于一成不变的微信朋友圈却给用户眼前一亮的感觉。 顺便提一下,现场的交互逻辑并不是很清晰: 右上的相机只有在现场的用户才能操作,所以不在场的用户界面是否置灰更好?或者以文字方式展示,比方“发直播”。 现场视频之间的切换没有任何信息展示,用户不清楚该段视频多长、也不知道后面是否有其他视频、不知道如何切换。如果在左下的现场直播用户头像加上播放进度,可能会解决这些疑惑。 录制视频 对比两者的录制视频界面,都是采用长按的方式录制画面,支付宝在长按过程中因为手指遮挡了录制进度,使得用户无法感知是否成功录制和录制时长。抛开录制画面尺寸不谈,用户体验上微信做的更好。 Feeds流 Feeds流设计,两者几乎一样,支付宝接着农夫山泉微信。作为创新功能的打赏也出现在这里,目测以后就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打赏不超过1块钱,如果你非要任性也不拦,但最多也只有200。这样的人性化设计,已经在微信上得到认证,道理大家都懂。 体验发一篇生活圈(朋友圈) 支付宝生活圈把大象装冰箱拢共分几步,三步。第一步,拍照上传;第二步,选择朋友可见;第三步,发送。 而微信朋友圈只需拍照上传和发送两步,将不必须操作的功能放在下方。 (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