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起流量,但你做得起创新
比如你现在看几百年前古人的分类逻辑,一定觉得很滑稽: 同样,从未来的角度看现在,我们现在已经有的所有分类,都可能是滑稽的,亟待被打破的。 而你要做的,就是重新思考这些分类,并且找到融合的办法。 方法很简单,你就去找一下:我所在的行业,有哪些“XX有两种”之类的说法,现在出现了哪些互相融合的趋势? 下面是我刚刚想到的一些: (1)有两种典型的商业模式——2B 业务2C业务 于是就有了两个趋势:
(2)有两个场所——家里和办公室 于是也有了两个趋势:
(3)有两个场景——虚拟和现实 过去要不就是虚拟的(比如互联网),要不就是现实(比如你亲眼看到的商场)。 于是现在也有了两个趋势:
(PS,之前还有人问我AR和VR的区别,我就说一个是让虚拟更现实,另一个是让现实更虚拟,将来你根本分不清啥是虚拟啥是现实) (4)娱乐界也有两个分类——戏剧和真实 戏剧就是在荧幕上表演出来给你看的,真实就是你自己实际的生活。 既然这样,一般也有两个趋势——
(5)白领们空出一个下午,也有两个分类——去运动健身,还是去玩游戏 自然,也有两个趋势了:
(6)工作中的人,是来一段旅程,还是一段培训?
这样写下去没完了,所以剩下的你自己想——你所在的行业,原来有什么分类,这些分类是否有融合的趋势?如果有的话,你可以反向融合(例如别人都是把游戏做成运动,而你把运动做成游戏),从而发现新的价值创造机会。 2. 低解释水平思维——提高解释水平 同样参加一个营销讨论会,你会发现有些人的话语是:
这说明当你看待眼前的问题时,你想到的是具体、表面而且局部的特征(类似于地推在哪个小区,是整个营销环节的局部部分),而这就是对事物的“低解释水平”(Low Construal Level)。 而另一部分人的讨论话语则是这样的:
这说明当你看待眼前的问题时,你想到的是抽象、本质和总体的特征(比如满足消费者什么需求,这个很抽象,眼睛是看不见的),而这就是对事物的“高解释水平”(High Construal Level)。 之所以很多人陷入了日复一日、循规蹈矩的行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总是用低解释水平看待眼前的事物。 当一个海报广告摆在TA眼前,TA只会考虑这个海报是不是很有创意,是不是文字优美,而不是站在更加抽象的消费者角度、战略角度,去思考这个海报到底是如何影响用户决策的。 (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