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巨头称雄的黑五,跨境电商们开始“各显神通”
跨境电商波罗蜜的联合创始人蕾婷婷对钛媒体表示,不会参加黑五促销。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只有日韩市场,不好延续欧美的节日文化。另一方面,基于自己的市场策略和节奏,并不一定要硬跻在黑五抢占市场。而是希望与用户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并在相关购物节举办“视频直播+弹幕互动”的活动,进行宣传。 “传统的双十一价格战看似以一场消费狂欢,但常伴随负面消费体验,例如假货、慢递、订单系统崩溃等等问题。这种种隐患,可能带给消费者差的购物体验。对商家来说,也会让自己陷入价格战的疲惫状态,还可能造成爆仓、订单、退换货量激增所导致的供应链上的种种问题。这样的疯狂大促对消费者和商家来说只是一时狂欢,非长久之计。” 亚马逊中国副总裁牛英华认为,“这种集中销售并不是每周一次或者每月一次,而是每年一两次”。为此,亚马逊也从两三个月前就开始准备,包括对关键设备及岗位进行回顾,并进行压力测试,确保高峰期间拥有足够稳定的运力。 如果说之前的双十一是本土巨头占尽风光,这次的黑五不知亚马逊能否发挥类似“主场优势”。毕竟“美亚(亚马逊美国)同价”、直邮和运费优惠戳中不少消费者“买点”,而亚马逊数据统计,2015年1月至10月,美国亚马逊网站上来自中国的订单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倍。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大促可能会打乱原本正常的消费计划,或产生非理性消费。尤其在小红书这样的社区电商,当你看到其他用户“拔完草”(终于买下自己想买的商品)后晒的美图,又面对诸多优惠,确实难止手痒。 追根溯源,又要谈到物欲与快乐的辩证关系。《淮南王书》里有一句话:“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解释完整的生命形态不要用物质去损坏。而在一片喜庆的“类节日”气氛下,倒不如用消费升级来解释人们海淘“全球尖货”的热情,用社交影响来看待购物节引发的消费热。 而那些飞舞在朋友圈里的优惠券,正在引导人们在“买买买”和“剁剁剁”之间寻找正确的海淘姿势。 (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