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中“群体”行为:微信、QQ和陌陌的群、多人聊天和聊天室分析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文/木鱼 人作为群居动物,无法脱离群体而存在,尤其是精神上,这是进化而来的本性。在远古时代环境恶劣,个体只有依托于群体,借助群体的力量获得保护和生存的资源。脱离了群体在精神上,个体就会感受到孤独和寂寞,这也是很多app的需求来源。 QQ,微信和陌陌,以群,多人聊天,聊天室三种功能来承载多人即时聊天功能,方便了多人的交流沟通。本文以QQ,微信,陌陌中的多人即时聊天为研究对象,从使用场景,功能结构,交互设计三个方面来进行对比分析。 一、使用场景微信,QQ,陌陌三大社交app中,群组功能并不相同,定位和用途也不一样,从找,加入,创建三个主要使用场景出发,可以看到3款app的不同支持方式。 微信在三款社交app中,微信多人聊天模式功能是最简洁的。只有一种模式,介乎于多人聊天和群组之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1 多人聊天 寻找 不提供任何途径可以找到未加入的群组。但是可以搜索到感兴趣的公众号。 添加 只能被群里的人邀请加入(给你二维码也算是一种邀请方式)。当群里人数少时,可以直接把用户加入群,当人数超过一定量,需要被邀请人同意。群最大人数500。只有管理者能删除成员。 创建 有三个功能路径,可以创建群聊:
在QQ里面,多人聊天模式有两种,一种就是正规的群,另外一种就是多人聊天(早版本叫做“讨论组”)。这里将对这两种模式进行分析。 2.1 群 寻找 三个途径,可以找到感兴趣的群。
申请加群后,在”发送成功“提醒页面,也会出现一些推荐的群。 添加 用户找到感兴趣的群后。一般可以主动”申请加群“待群主审批后,就可以加入群。此外群里的成员,也可以邀请其他人加入群。待被邀请用户接受后,就可以加入群。QQ提供了主动申请和被动邀请两种方式。 创建 有以下两个途径:
2.2 多人聊天 寻找 没有提供方法,去找到未加入的多人聊天。 添加 被动的等待邀请,或者被分享多人聊天二维码 创建
陌陌 多人聊天,有三种形式:群、多人聊天、聊天室。每一种的创建、加入、呈现形势都是有差异的。 3.1 群 寻找
添加 和QQ类似,提供了主动申请加入和被动被邀请,添加双向渠道。 创建
3.2 多人聊天 寻找 不提供途径检索到多人聊天 添加 被动邀请 创建
3.3 聊天室 寻找
添加
创建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群、多人聊天、聊天室从定位上是不一样的。 群侧重有共同点的人的集合,围绕人展开。加入群需要明确的确认或者主动申请,从身份认同感上来讲,用户明确知道自己要加入那个团体。归属感,认同感会更强。同好的人聚集主要是以群方式呈现,例如QQ兴趣部落里某个部落的群组。 多人聊天,更偏向于认识的之间,比如陌陌主打陌生人社交,但是对于它的多人聊天也只能拉取好友,群里的人。侧重于事情的分享。然而,多人聊天和群组 也没有很严格的区分,彼此是可以转化的。例如多人聊天发生了沉淀,共同爱好人越多越活跃,其实就很像群了。QQ提供了多人聊天到群的转换,而微信里的群又 是介乎群和多人聊天之间。 聊天室主要是围绕话题展开,加入门槛低,一般有人发起话题。总体上来讲,其实三种形势并不是严格的区分的,就算是同好也可以用多人聊天方式承载,只是相对而言,群更定位于长久,归属,身份认同。多人聊天倾向分享事情,认识人之间。聊天室加入门槛低,八卦,有趣话题为主。 二、功能结构微信(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