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淮北站长网 (https://www.056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为什么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和定义“运营”?

发布时间:2017-05-13 13:13:19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三节课
导读:副标题#e# 本文作者黄有璨, 9 年运营狗,三节课联合创始人,《运营之光》作者。 这是我和三节课自 4 月复出以来的第 20 次发声。 在 5 月 4 日一块听听的那场4.5w人报名参与的在线直播中,我试着给出了一些我关于“运营”的新的思考和解读。 但,受限于当

换而言之,传统时代的“市场、销售、客服”等等工种,其职业边界是非常明确的。你从事了一个职业,可能只需要专注在该职业的边界内进行发展就好,好比做了销售,你只需要不断思考如何能够搞定更大的客户,如何能够成为一个Top Sales就好。

但如前所述,在互联网环境下,因为一项业务的业务逻辑和策略可能无时不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各种渠道、资源等也变得不那么可靠,这导致了“产品经理”和“运营”成为了这样一种职能——它们都不存在明确的职业边界,只要你在不断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你需要掌握和学习的能力,可能也是没有边界的。

换句话讲,一个产品经理或运营,在互联网环境下,都有可能从“生产、销售、售后”的某一个环节开始切入到业务环节中,也都具备可能可以最终借由自己的工作产出和成果来影响到更多的环节,从而最终有更大机会能够成为一个可以独立对某项业务负责的人。

我来放开脑洞举个不一定恰当的例子:

传统行业的客服,可能注定就是客服,确保用户的问题能够被响应和解决就好了。但在“运营”视角之下,一个负责“售后”环节的客服是有可能被玩出花来的,比如说,会不会有可能一个客服可以把自己的客服话术做得特别逗比,然后引发一堆关注,甚至最终就着这个逗比的客服创造出来了一个虚拟人物和虚拟IP,又做了个微信公号,最终这个微信公号反而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

同理:

一个产品经理做了某个小功能,最后这个小功能反而成长成为比原有的主产品可能性更大的东西,这样的例子也不鲜见(例如说,去年的“分答”和“在行”)。

这种“不存在明确职业边界”的情况,好处是导致了“产品经理”和“运营”这样的职位往往没有天花板,具备很开放的可能性,无论是优秀的产品经理还是优秀的运营,最终都很容易能够成长为一项业务的负责人,具备很强的操盘能力。至少在互联网业内的大多数公司,多年以来,“产品”和“运营”两个部门,基本都是整个公司的核心部门,决定着公司的生死。

(编辑:淮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